|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低,易挥发,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能与蛋白质结合,医学上常用作防腐剂。甲醛因其化学反应强烈,价格低廉,100年前就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塑料以及人造纤维的原料,是人造板工业制造使用的粘合剂(脲醛树脂胶、三聚氰氨树脂胶和酚醛树脂胶)的重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空气污染物。室外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润滑油的氧化分解、汽车排放、大气光化学反应。另外,生产甲醛、脲醛树脂、化学纤维、染料、橡胶制品、塑料、墨水、油漆、涂料等一些工厂也会释放大量甲醛。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各种粘合剂、涂料、合成纺织品等等。甲醛是健康的一大杀手,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在我国有毒化学品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甲醛对眼、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职业活动中常因事故造成跑、冒、滴、漏,经呼吸道吸入而致接触者急性中毒。
因此,有关甲醛的生产装置、运输管道、贮存设备应予以密闭,改革生产工艺,生产、使用、灌装等要做到机械化,并安装排气罩,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必须按规定定期检修,平时加强保养和维护,严防泄漏及意外事故发生。要加强个人防护和作业防护,工作时应穿工作服,以防甲醛溅到皮肤上,必要时戴防毒口罩或面具,工作后淋浴更衣。对从事甲醛作业人员应每2年进行一次体检,项目包括内科、五官科、皮肤科、胸部X线透视或缩影片等有关检查,有条件单位可做肺功能测定。凡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全身性皮肤病、慢性眼病、甲醛过敏者,不得从事此职业。山水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较高浓度的甲醛气体引起的以眼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甲醛蒸气可引起眼部烧灼感、流泪、眼睑水肿、嗅觉丧失,可形成结膜炎、角膜炎、鼻炎、咽喉和支气管炎,严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水肿。皮肤长期接触可使皮肤干燥、易皲裂、手指角化过度。其溶液可引起皮炎,严重时可见到甲沟炎和指甲软化。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增高肌体对甲醛的敏感性,发生湿疹,主要发生于手、指、面部。甲醛过敏者接触后,会出现哮喘症状和荨麻疹样皮疹。误服甲醛溶液,致死量为10-20毫升。口服后,口、咽、食道、胃立即出现烧灼感,口腔黏膜糜烂,伴剧烈上腹痛,带血性呕吐物,严重时可发生胃肠道溃疡和穿孔,以及呼吸困难、休克、昏迷。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气,可有头痛、疲乏无力、消化障碍、兴奋、震颤、感觉过敏、视力障碍、失眠等。
短期内吸入大量甲醛蒸气引起急性中毒时,应迅速使患者脱离现场。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对受污染的皮肤使用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再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让患者静卧休息,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可采用吸氧治疗,及时使用支气管解痉镇咳剂。有喉头水肿、窒息者,应及时行切开气管或做气管插管术,呼吸道黏膜损伤者可用2%碳酸氢钠3~5毫升加入地塞米松5毫克雾化吸入。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48小时,要防止肺水肿,必要时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要减少活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时,忌用磺胺药物,以防肾小球形成不溶性甲酸盐而致尿闭。若是误服后,应尽快洗胃,之后可给3%碳酸铵或15%醋酸铵100毫升,以使甲醛变成毒性较小的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并口服豆浆、牛奶、蛋清等保护胃黏膜。若甲醛液溅到眼睛内,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一定要对症处理,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轻度和中度中毒者治疗后,经短期休息,一般可从事原作业;但对甲醛过敏者应调离原作业岗位;重度中毒视疾病恢复情况,酌情安排不接触毒物工作。 |
|